面瘫之后,警惕“过度针灸”与“过早针灸”的风险

来源:成都军建医院点击电话咨询

  面瘫之后,警惕“过度针灸”与“过早针灸”的风险

  面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,此病又被称为面神经麻痹,患上疾病以后患者会出现鼻唇沟变浅、口角歪斜、讲话漏风、流口水的现象。此种疾病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,感染因素、炎症免疫、疾病因素、外伤都是诱导此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。面瘫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面神经功能,还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,而针灸治疗则成为了除药物治疗以外的治疗方案首选,但很多患者却忽略了针灸治疗的副作用与风险。

  面瘫初期,面部肌肉失去正常功能,出现麻木、僵硬等症状。一些患者可能会急于求成,希望通过针灸迅速恢复。然而,过早针灸(面部深层)可能会对面部神经造成额外的刺激,这非但不能加速康复,反而可能加重病症。因此,医生在判断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机时,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。另一方面,过度针灸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。有些患者或医生可能认为针灸次数越多,效果就会越好。但事实上,频繁的针灸不仅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,还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。因此,针灸治疗应遵循适度原则,既要保证治疗效果,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风险。

  1、疼痛和刺痛感

  针灸一般入针扎的都很深,所以在接受面瘫针灸治疗后,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和刺痛感在所难免。

  2、感染风险

  如果针灸针没有严格消毒,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感染风险增加。这可能导致局部红肿、热痛等炎症表现,严重者可能出现脓肿形成。

  3、面部肌肉痉挛

  针灸是一项非常考验医生经验与技术的治疗手段,有很多面瘫患者因为医生的经验不足、技术不当,导致神经出现二次损伤,面瘫没治好还出现了面部肌肉痉挛症状。

  4、出血或淤血

  针灸可能会刺激皮肤和组织导致出血和淤血,这可能会影响面部的外观和功能。

  5、神经损伤

  针灸可能会刺激面神经,导致神经受损并加重面瘫的症状,如出现剧烈疼痛、肌肉莲缩等现象。

  综上所述,在面瘫治疗中,患者也应保持理性,不要盲目追求快速康复,而是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,共同努力战胜疾病。

温馨提示:由于篇幅原因,很多内容不能详尽,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需要疾病咨询,可点击此处进行免费沟通
  • 预约电话:028-81252202
    医院地址:成都市成华区成华大道新鸿路268号
  • 备案:蜀ICP备16002209号-14 (川)医广【2023】第 11-22-2444 号